撰文者/ MetaAge 邁達特 雲端架構顧問|Bill Lee
在數位轉型的推動下,如何快速回應市場需求,並即時做出對應的調整,雲端技術將會是一門重要的顯學。
本文將說明「雲端技術運算」的概念,提供讀者快速了解當前需求,以評估類型技術作為上雲的第一步。
「雲端」,是將運算需求化為服務的一種交付模式。大型公有雲廠商透過虛擬化技術,將大量實體機器切割虛擬化為不同規格的虛擬機器,進而達到運算即服務的需求。
「運算」,則是一切 IT 服務的基礎。我們目前所見大大小小的資訊服務,都是由各式各樣的機器提供運算的空間。舉凡網頁、APP、ERP、數據分析等應用,都需要用到運算的資源才能進行。其重要性如同製造業中的原料,是資訊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將上述兩者結合,即為「雲端運算」。簡言之,雲端運算即是企業在無須採購和建置實體設備的前提下,即可在極短的時間內取得的運算資源。「雲端運算」是一種以服務為導向的資訊技術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想吃咖哩飯,你需要自行採購、備料、烹煮,還需要承擔自己廚藝不好的風險,但若是改以外送平台訂咖哩飯,你可以在家就享用到各式的店家所提供不同口味的咖哩飯。這是不是像極了雲端能快速提供你不同機器類型的服務方式呢?
傳統上,當我們需要採用運算資源以進行數位專案時,從專案啟動、確認需求、制定規格、尋找供應商、選商、議價、簽約、交貨再到最後的驗收,整體流程走完短則數月,長則數年,更遑論從專案啟動時的需求,到最後交付到企業端後,可能還有錯過市場的時間成本。
平心而論,雲端訂閱與買斷地端伺服器長期相比並無絕對優勢。但雲端的好處在於彈性,可隨著不同需求期間進行縮放,有效減少固定成本的浪費。再者,如應用程式效能改善或是提升,更可以有效減少底層所需的運算資源,在優化效能的同時,亦減少了雲端支出。
而在安全議題上,公有雲 業者多半通過了 PCI-DSS、HIPAA/HITECH、FedRAMP、GDPR、FIPS 140-2 和 NIST 800-171 等資安規範,可有效減少企業在法規上所需投入的合規性支出。
實例說明 :電商網站在上雲前,最常見的痛點是每次舉辦促銷活動時,都要向「乖乖之神」祈禱服務可以順暢運作。
在使用 AWS 雲端運算服務後後,IT 人員可獲得下列優勢 :
- 以往活動需要於兩週前便開始調度資源。現在,僅需於活動開始前 1 小時擴展機器,即可應付流量,無須擔心實體機房限制。
- 用多少付多少,平時網站無大流量時,以少量的機器應付,節省日常運作成本
- 使用 AWS 雲端運算服務,可將促銷活動的頻率從每季提升到每月,加速商務推動,減少因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流量瓶頸。
而在雲端運算的領域中,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:(1.) 虛擬機器、(2.) 容器服務、(3.) 無伺服器運算。
三種類型適合的「情境」和「特點」如下:
虛擬機器又稱之VM,在雲端運算中,是最廣泛應用的服務,適合大部分的工作負載,如 Web、ERP、CMR、EDA 等。運作模式就如同大家所熟知的VM,設定完成所需的規格與作業系統後,便可以直接連線到 VM 做設定與部署,讓服務可以快速啟用,並配合自動擴展服務,維持整體服務品質。
容器是一種應用程式虛擬化的概念,也是一種最能發揮雲端運算特性的型態,可將服務的最小單位拆分成 Pod 的概念,無須因為特定服務用量過大,而拓展整台 VM。
舉例來說,網頁中的搶票功能遇到活動時,負載會瞬間上升。以傳統 VM 架構來說,所有功能都來自同一台 VM,當用量上升時,就需要開啟許多台 VM 來消化流量,然而,機器中的其他服務都處於閒置狀態,便會造成資源上的浪費。而容器化後,便可將各服務拆分出來。譬如在搶票活動中,拓展搶票相關的服務即可,無須擴展整台 VM。
透過應用程式虛擬化,可以更有效率的使用運算資源。不過,容器化後架構便會以「服務」為最小單位,因此架構的複雜度會以指數型上升。因此,使用容器化的技術,相當考驗軟體架構及對於服務節點的掌握度。
無伺服器運算較特別的應用方式。使用上僅需將程式碼上傳與部署,無需安裝也無需管理伺服器。無伺服器運算的使用情境以間歇性需求為主,舉凡批次資料處理、呼叫 API、事件驅動的行為等微型服務,均相當適合使用無伺服器運算的負載。
下圖整理上述服務的比較。實際操作上還是需要依據架構,進行正確的選擇。
-由供應商提供虛擬機器,使用者需自行安裝、管理所需要的作業系統、網路、應用程式,例如:AWS EC2、Azure VM、GCP Compute Engine。
1. 最大彈性 | 2. 完全符合自身需求 | 3. 搬遷容易
- IaaS 保留最大的彈性給使用者,可完全依照自身需求對機器進行客製化調整,是搬遷轉移最容易的選擇。
- 供應商已將作業系統、網路、應用程式做了一定的優化並包裝,使用者僅能小幅度地調整相關參數,例如:AWS RDS、Azure SQL Database、GCP Cloud SQL。
1. 部分彈性 | 2. 降低維護成本 | 3. 依量計費
- PaaS 的特性在於,可為使用者保留部分服務的設定彈性,並且可降低基礎設施與 OS 層的維護成本,以及可依使用量計費,而非授權。
- 供應商已將服務打包完成,使用者僅需直接選用即可,並依人數或使用量計價,例如:Microsoft 365、Google Workspace。
1. 隨開即用 | 2. 僅需連網 | 3. 訂閱制
- SaaS 最主要的優勢在於隨開即用,多走訂閱制度,可免除管理者在系統建置初期大量的資源投入,包含時間、人力、機器等,且僅需要連上網路,便可開始使用服務。
推薦閱讀 ▸ SaaS 與 IaaS、PaaS 有何差別?5分鐘搞懂 SaaS 是什麼!
- 公有雲,顧名思義,機器和虛擬化平台是第三方持有,在一般情況下提供給不特定人使用。目前公有雲最大的三家為: AWS (Amazon Web Service)、Microsoft Azure、GCP (Google Cloud Platform)。
1. 高可靠的底層結構 | 2. 服務成熟 | 3. 價格相對親民
- 公有雲的特性在於高可靠的底層結構、高度虛擬化與訂閱制的屬性。其成熟的服務性質,以及相對親民的訂價,讓此類型的雲服務成為雲端市場的主流。
- 私有雲,即由私人單位自行維運機器與虛擬化平台,且僅提供給特定人使用,如大型跨國企業自建的雲端平台、國家機敏單位的雲平台。目前市場上較知名的私有雲廠商有:VMware、Hyper-V、Nutanix。
1. 掌握實體機房 | 2. 完全掌控資料 | 3. 無需受制於第三方單位
- 私有雲的優點相當明確,其優勢在於可以完全掌握實體機房,所有的資料都是單位本身擁有,而不是把資料或是應用放在第三方單位。
- 混合雲,是目前快速成長的應用方式。混合雲將地端與雲端環境串接,以雲端做為地端機房的延伸應用。因其混合的特性,可進行更彈性的應用。
1. 可由地端入門 | 2. 具延伸性 | 3. 兼享公、私雲的優點
- 混合雲非常適合做為保有地端機房的企業做為跨入雲端的第一步,透過延伸性的概念讓公司在導入期間可更順利。另外,混合雲兼享上述公、私雲的優點。
推薦閱讀 ▸ 什麼是雲端服務?公有雲、私有雲、混合雲3大應用類型完整介紹
當雲端已成趨勢,企業選擇供應商的標準,就不能按照傳統買賣關係進行評估,而是需要以選擇合作夥伴的方式進行,才能成為您企業數位轉型的強力後盾。
MetaAge 邁達特(更名前:聚碩科技)是國際雲端運算服務大廠 AWS(Amazon Web Services)進階級夥伴。我們擁有完善的工程團隊與原廠認證的雲端架構師,可以協助您在雲端服務的使用上,擁有更全面的技術支援與經驗分享。
而 AWS 作為全球市占率第一的公有雲供應商,其雲端服務的多元與可靠,更是其長期保有領先的競爭優勢。因此,我們將持續更新更多關於 AWS 的技術文章,歡迎讀者和企業戶多加關注。
想要開始走向雲端,並駕馭它嗎?
歡迎 聯繫MetaAge 邁達特(更名前:聚碩科技),我們竭誠為您解決雲端大小事。
【 延伸閱讀 】
(1.) MetaAge 邁達特 AWS 技術顧問及雲端託管服務 | 技術專欄
(2.) MetaAge MetaAge 邁達特 援引 AWS 容器服務平台,加速推動應用程式架構現代化 | 技術專欄
(3.) 亞馬遜+MetaAge 邁達特強強配 高雄 AWS雲端聯合創新中心今啟用 | 新聞報導
(4.) 什麼是雲端服務?公有雲、私有雲 2 大應用類型完整介紹|技術專欄
(5.) 混合雲定義、優勢,跟公有雲、私有雲有什麼差別? |技術專欄
(6.) 雲端儲存是什麼? 為什麼可以節省企業開銷? 雲端儲存方案如何挑選?|技術專欄
(7.) SaaS 與 IaaS、PaaS 有何差別?5分鐘搞懂 SaaS 是什麼!|技術專欄